- · 《南方农机》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机》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机》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机》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机》刊物宗旨[05/29]
南方的旁观者论钟鸣的当代诗学观念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四川诗人钟鸣常自诩为时代与诗坛的“旁观者”。“旁观者”并不是对时代的变迁与诗歌的命运“袖手旁观”的人,而是“生活的旁敲侧击者,各种秘密的窥探者,精神的偷香窃玉者”
四川诗人钟鸣常自诩为时代与诗坛的“旁观者”。“旁观者”并不是对时代的变迁与诗歌的命运“袖手旁观”的人,而是“生活的旁敲侧击者,各种秘密的窥探者,精神的偷香窃玉者”,理解了时代而又与时代保持一定距离。钟鸣对“旁观者”立场的强调,使其能把捉到诗歌转型过程中常被人忽略的节点与细节,也正因为这一视角的作用,钟鸣的一些观点虽然有独到见解,但也容易引起争议。其常谈论的“南方诗歌”即是一例。
在钟鸣的观察中,“北方诗歌”与“南方诗歌”有着鲜明的区别,并且他引经据典说明了这些区别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状况。然而从钟鸣的具体论述及列举的诗人个案来看,其所指代的“北方诗歌”或许更倾向于以北岛为代表的“今天派”;而“南方诗歌”则是指四川诗人(以包括钟鸣在内的“四川五君”为代表),还有一些上海诗人(如陈东东、王寅、陆忆敏)等。钟鸣认为,“朦胧诗”的源头应该在贵州(以黄翔、哑默为代表),但因为贵州为“外省”的缘故,所以长期被忽略,不能与“今天派”相抗衡。从钟鸣的这些观点看来,他提出“南方诗歌”这一概念并推崇“南方诗人”的写作,隐含了某种对话语权的焦虑。因为钟鸣虽然自诩为“旁观者”,对“强人时代”保持警惕与抗议的姿态,但从其对“北方诗歌”与“南方诗歌”的表述来看,他试图通过自己的论述重建一套诗歌话语秩序,因此仍然无法从时代的漩涡中彻底抽出。
一、“强人时代”的降临
钟鸣写作《旁观者》最早的动机来源于1992年,他的《城堡的寓言》刚出版不久,在诗歌写作上想给自己“来个清算”,自然要牵扯到时代的话题,便套用西·康诺利的《告别超现实主义》的标题,写上了《告别一九八九》。但在写作第二稿时钟鸣的想法产生了变化,不仅写诗歌现象,也写自己的经历,并由此更加凸显出“时代背景”(整个社会世俗化进程)的重要性。他发现自己越发不能同意自己最初的观点,而是有了新的思考:“我从不认为时代中断过,它所有的现象,都包含在矫枉过正和修复的两种现象中”。[1](P919)钟鸣对“1989年”这个时间节点的看法经历了从“断裂”到“延续”的转变过程,并且他希望借用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以及马克思·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旁观者》三卷本中对1980―1990年代的诗歌转型进行初步的描述,并对20世纪80年代诗歌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旁观者”一词并不是钟鸣的首创,关于它的由来,钟鸣在《旁观者1》的楔子部分中有过详细介绍。他回溯历史,认为英国的艾狄生和斯蒂尔创办《旁观者》杂志之日即世界上所有“旁观者”的“纪念日”,而在狄更斯、里尔克、契诃夫等人的作品中,“旁观者”以“扁形人”“小人物”的身份自诩,进入他们的观察对象——城市。不过对于钟鸣而言,使其直接发现“旁观者刺点”的则是涅克拉索夫的作品《旁观者随笔》。这本书开篇作者即严肃声明:“断然站在维护的立场,坚决反对乌沙科夫,和十七卷辞典编纂者下定义时的偏见和轻蔑腔调。”因为“旁观者”虽然的确是“观景和看热闹的人”,但并非是“无所事事的粗心人和二流子”。[2](P1)实际上,《旁观者随笔》中的“旁观者”虽然游荡于城市之间,看似游手好闲,但从其具体言论看来,他无时无刻不关注着他所处的时代,并以一种“不正经”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时代的观察。而钟鸣也在自己的《旁观者》三卷本中借鉴了涅克拉索夫的这种“游荡式叙述”,行文看似东拉西扯、散漫无章,但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通过钟鸣个人的经历与观察,来折射1950年代以来的时代生活以及“朦胧诗”以来的诗歌运动与个人创作。这样看来,钟鸣的“旁观者”视角并非梁启超所理解的隔岸观火、不负责任之辈,也并非鲁迅笔下的“看客”,“旁观”对于钟鸣而言是一种区别于主流话语的“见证”方式。
对出生情况与外貌特征的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显示出钟鸣对自己赋予自己的“旁观者”身份的自豪感:“十二月生的旁观者,不知你们和我一样清楚记得,我们一诞生,便像窝麻雀,裹着白布,以无意义的高音,呐喊着。用骚动的脚指头抗议着襁褓。”[3](P112)“我安然坐着。个头不高。旁观者一般都这样。尤其50年代生的。许多人是瘦子。肋巴骨。”[3](P197)而钟鸣对“旁观者”具体特点的描述也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旁观者无法忍受平凡”“旁观者是介于小人物和大人物之间的单一者”“旁观者大致是那种既没天马行空,也没志在世俗的人”“旁观者幻想的特征,就是讲究弹性,一有机会,他就会去设想那种在一般人看来不可设想的事情”……诸如此类的描述还有很多,钟鸣一般会通过引经据典或举例论证来证明这些观点,以使观点显得更为可靠。如此凸显自己的“旁观者”身份难免让人感到有标新立异之嫌,但钟鸣的确是有其个人目的,他之所以强调“旁观者”的出场,是因为他认为“强人时代”正在逼近。
文章来源:《南方农机》 网址: http://www.nfnjzz.cn/qikandaodu/2021/0305/679.html
上一篇:在故事中呈现日常南方的都市感张欣访谈录
下一篇:南方怀旧以玻璃动物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