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农机》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机》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机》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机》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机》刊物宗旨[05/29]
农业机械在山区半山区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摘要: 自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颁布实施,云南省农村农机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山区半山区的农机化一直停滞不前。本着提速山区半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初衷,扩大
摘要:自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颁布实施,云南省农村农机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山区半山区的农机化一直停滞不前。本着提速山区半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初衷,扩大山区半山区农机应用范围,结合一线工作经验,从搭建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平台,提速山区半山区农机推广;提升农民农机使用技术素养,做好基层民众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健全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配合作好山区半山区农机推广工作;降低推广农机的闲置率,积极培育山区半山区农机作业市场等几个方面,就农业机械在山区半山区的推广和应用做技术性阐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区半山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这些年,国家购置补贴的带动促进,云南农机化水平得到提速发展。但是,比较而言,山区半山区农机化水平依然不尽如人意。如何将农机化成为山区半山区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成为当前农机发展的重点工作。切合山区半山区地域、经济等特点,文章就农业机械在山区半山区的推广和应用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1搭建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平台,提速山区半山区农机推广
以试验示范为平台,多渠道宣传,多路径引进适用性强的新机具、新技术,以现代的生产工具替代人力劳动,实现山区半山区农机增收增产的目的,解决山区半山区农机化水平低的问题。山区半山区地理复杂、农作物差异大、种类形式各异,以试验示范为推广平台,能在试验示范中不断改进农机具,进而不断完善,避免引进后的农机具使用不便。
2提升农民农机使用技术素养,做好基层民众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2005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颁布实施以来,云南省农村农机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山区半山区的农机化一直停滞不前,根本原因分析,与经济薄弱、地域限制、技术落后、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当下应着力于农机技术培训,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多宣传媒介扩大影响面,积极创建技术推广示范田,拉紧与民众的距离,更好解决山区半山区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技术培训不走过场、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做好农机技术培训调研,增强农技人员服务意识,要掌握本地农户使用农机的内心需求,要定期下乡、广泛调研,及时为一线民众排忧解难。同时,利用好民众的农闲时节,组织多种形式的茶话会,相互间排忧解难,提升农机的使用效率。此外,作为一项的农机推广人员,要能放低姿态,虚心向一项农户问教学习,切实掌握农机需求及使用情况,切合自身知识融会贯通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3健全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配合作好山区半山区农机推广工作
受经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山区半山区农户购置农机相当困难,即使有政府的补贴购机也不易。为此,在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同时,更应注意健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第一,加大农机购置售后服务力度,确保在购置新农机后能得到及时维修服务。同时,做好监督指导,确保农机维修的质量。第二,完善农机质量投诉受理机制,能及时处理那些被投诉的农机,有效维护农户的权益。第三,健全山区半山区农机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农机化信息的整理、收集、发布,为农机生产经营提供最优化的服务。第四,做好农机推广的引导,在开展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监管,根据地区实际,对农机化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究,对部分机具的总体数量适当加以控制,不能任其盲目发展,特别要对政策补贴机具可以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平衡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只有健康有序的市场,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持续稳定向前发展,才能使农业机械化事业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充满活力。第五,健立健全市、县(区)和乡3级农机化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
4降低推广农机的闲置率,积极培育山区半山区农机作业市场
提升山区半山区农机使用率,更好发挥农机增产增效的作用,必须要着力于农机作业市场的开发。自当前山区半山区农机使用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散户经营,市场利用率低,作业规模小,难以推进农机规模化作业。第二,山区半山区农机具作业单一,多数为针对特用作物的专用器具。为此,作业完成后,多数闲置不用。此外,山区半山区复杂的作业环境,地块连续作业的难度大,整体农作服务率低,加上燃油成本的高升,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机作业的效率。针对此类出现问题,以解决农机使用率为初衷,应着力于农机应用市场的开发,培育农机新型服务组织,引导闲置土地的流转,要不失时机的引导由家庭经营向合作化经营过渡,由小规模化经营向产业化、合作化经营。
文章来源:《南方农机》 网址: http://www.nfnjzz.cn/zonghexinwen/2020/1021/501.html
上一篇:罗锡文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下一篇:物流自动化机械设备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