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文化之约 | 家国情怀铸就“南方之强”

来源:南方农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陈嘉庚视察厦门大学建设工地。(资料图片)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 这段厦门大学的歌词,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陈嘉庚视察厦门大学建设工地。(资料图片)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

这段厦门大学的歌词,百年来弦歌不辍。抗日战争时期,厦大曾经内迁到福建长汀办学,长汀社会各界人士专门刻了一块匾额“南方之强”送给厦大。

海边风景水天一色,今天的厦门大学美轮美奂。但在百年之前,这所大学如何拔地而起,在发展中又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和考验?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三集纪录片《陈嘉庚与百年厦大》,通过大量的珍贵史料、历史影像以及当事人的亲口讲述,带观众一起追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大的艰难历程,解读在战火硝烟中不断创新、砥砺前行,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中志士仁人爱国报国的奋斗与担当。

“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

在一百年前风雨飘摇、国事危急的时刻,陈嘉庚为何倾尽家产创办大学?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何说厦门大学“不宜速办”?为什么建校初期不到120人,陈嘉庚却要了一块2000多亩的地?地处东南一隅的厦门岛,厦门大学为何能吸引国内的知名学者来任教?

纪录片的开头,以一连串的疑问,在制造悬念的同时,也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把百年往事娓娓道来。

走进厦门大学,一眼就能看到“一主四从”“一字排开”的嘉庚风格建筑——群贤楼群。这是厦门大学的第一座校舍。在群贤楼中厅墙根下,完好地嵌着一块奠基石,上面镌刻着陈嘉庚的手书“中华民国十年五月九日,厦门大学校舍开工”。

100年前的那一天,陈嘉庚带领全体师生冒雨从集美乘船到演武场,一同见证厦大首批校舍立下奠基石。

奠基仪式上,陈嘉庚慷慨陈词:“余以办教育为职志,聊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教育乃立国之本,兴学是国民天职,不为教育奋斗乃非我国民也。”

将5月9日这一袁世凯政府承认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国耻日”,选为厦大奠基日,陈嘉庚希望以此告诫厦大学子“勿忘国耻,发奋为国”。

在那段长夜漫漫、沉沉黑暗的岁月,志士仁人都在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对比中外发展,陈嘉庚意识到现代教育对国家进步的重要性,“立志一生所获的财利,概办教育”。

1919年7月13日,在厦门浮屿陈氏宗祠,陈嘉庚召集社会各界300余人,倡办厦大,并当场认捐400万元。

“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陈嘉庚真诚激昂的演说,倾诉着一位大学创办者的赤子衷肠,阐发着一所大学的创办与一个民族命运的血脉关联。他坚定地认识到,中国要强大,中国人必先自强,所以“自强不息”成为厦大校训。

1921年4月6日,在厦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学生演唱了由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曲、化学家郑元贞作词的校歌。歌词表达出陈嘉庚对学校的期望:“南方之强”。

1929年,世界爆发经济危机,陈嘉庚的生意也遭受重创。纪录片中呈现了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中的一篇,在其中他详细记录了自己在经济最为艰难时期为厦门大学筹钱的种种困境。其中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是陈嘉庚卖掉了原本为两个儿子在新加坡购置的三栋别墅,“出卖大厦,维持厦大”。

后来鉴于公司经营再也无力支撑,为了让厦大学子能够继续学业,陈嘉庚决定将厦大无偿交给政府。对此,陈嘉庚内心感觉十分抱歉,认为自己给政府添了麻烦。

“听到解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抱歉!'时,我忍不住流下眼泪。”厦门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楼红英说。

爱国主义是厦大与生俱来的基因。陈嘉庚纪念馆原馆长陈呈说,回顾厦大的创办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陈嘉庚教育救国的理想,与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初心是一致的。

一边上课一边建校,校长的车照亮全校

距离厦大思明校区200多公里外的福建山城——闽西长汀,也有一个厦大。长汀文庙外古色古香的门楣横梁上悬挂着一块黑色牌匾,上面书写着“国立厦门大学(1937-1945)”的金色大字。

101岁的潘懋元、91岁的陈孔立,当年的亲历者现在已经是白发矍铄的老人,谈起厦大迁往长汀这一段抗战往事依然是记忆犹新。

1937年,厦门大学从私立转为国立。抗战全面爆发的前一天,教育部任命清华大学物理机电学家萨本栋教授为厦大校长。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为保存“读书种子”,北大、清华等校南迁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也开始向西南转移,形成当时中国高校西迁的大潮。

文章来源:《南方农机》 网址: http://www.nfnjzz.cn/zonghexinwen/2021/0409/910.html



上一篇:这4所南方的“双一流”大学,知名度却不高,每
下一篇:什么才算是硬菜北方拿出烤全羊,南方拿什么呢

南方农机投稿 | 南方农机编辑部| 南方农机版面费 | 南方农机论文发表 | 南方农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南方农机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